中国再生资源网 - 再生资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V.biz | 商业搜索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信息来源:ziyuan.biz   时间: 2020-02-14  浏览次数:18

市面上的绘本千千万,但是如何让绘本物尽其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宝贝妈妈看过来!

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读给孩子听,在读完后问孩子几个问题是很多父母都会去做的事,也许孩子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也许时间只允许父母念完一本书。然而,这些都是成人主导的阅读方式:成人选择书,读故事,问问题。

而“互动式阅读”,又称“对话式阅读”,提倡的是父母和孩子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围绕书中的内容展开对话,父母帮助孩子变成讲故事的人,以孩子为中心,父母当聆听者、提问题者和观众。没有人可以只听钢琴曲就学会弹钢琴。同样的道理,没有人能通过光听故事就学会讲故事。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能让孩子从绘本中受益最大。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父母与孩子对话的内容可包括定义书中出现的新词汇、讨论故事的组成部分等等,大量研究显示,“对话式阅读”对语言能力的提升非常有效,它能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流畅性和发展叙事技巧。短短几周的“对话式阅读”,可以让孩子的语言发展跳跃几个月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对话式阅读”为孩子做出了好榜样,让孩子从小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深度阅读习惯,形成独立思考思维。

一、如何进行“对话式阅读”?

“对话式阅读”适用于反复阅读同一本绘本。事实上,很多研究都显示,绘本不在于读得多,而在于读得精!在一段时间内,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比泛读很多不同的书对孩子的语言提升效果反而更好。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对话式阅读”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对书中的内容说点什么

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这一步可能只是孩子用手指着图画来回答,但这个动作应该被大人用“哦,这是一只大灰狼,很坏的大灰狼”这样的扩展陈述来得到积极的肯定。

在2到4岁之后,孩子可能会被问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 随着孩子语言和理解能力的发展,他们会给出越来越详细的回应。

2. 评估孩子所说的内容

这一步对于幼儿阅读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指导他们理解世界。

当一个孩子指着猪的图画说“狗”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那是一只猪,看看它有一条卷曲的尾巴。”  我们的评估是在为孩子提供及时反馈,使孩子得到进步。

3. 家长通过复述和添加信息来扩展孩子的回答

为了扩展孩子的回答,我们可以在孩子的答案基础上增加更多描述性的细节。

如果孩子回答说:“它是大象”,我们除了补充说“一只庞大的大象”之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大象的叫声来加深孩子对大象的认知。

4.让孩子再复述一遍以确保孩子从扩展中学到了东西

通过这四步引导孩子说出更深层次的回答。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下面以《三只小猪》的故事具例:

1. 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对书中的内容说点什么

大人:“是谁想抓三只小猪?”

孩子:“狼。”

2. 评估孩子所说的内容

大人想了一会儿,说:“对的,是一只狼,你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一只什么样的狼呢?”

3. 家长通过复述和添加信息来扩展孩子的回答

孩子:“一只很坏的大灰狼!”

大人:“对的,一只很坏的大灰狼想要抓三只小猪!”

4.让孩子再复述一遍以确保孩子从扩展中学到了东西

大人:“是谁想抓三只小猪?”

孩子:“一只很坏的大灰狼!”

第一次读一本新绘本时,不需采用对话式阅读法,正常照着书读即可,满足孩子想知道下一页讲的是什么的好奇心。

但当孩子已经熟悉书中的内容后,就应该启用对话式阅读了。提问不应该总是等到一本书讲完后,而是几乎在每一页都可以进行。我们可以先念那一页的文字,然后提问。

在反复阅读中,一本书讲过的次数越多,“照着念文字”的成分就应该越少,将更多空白留给孩子自己去解读和扩展。

比如,在开始讲一本熟悉的绘本之前,可以先关着书让孩子自己复述一下故事内容,家长对孩子遗忘的细节或情节漏洞进行提问,然后再带着问题和孩子一起翻开书去找答案。

二、家长如何提问?

看了上面的步骤,相信大家也发现了,第一步的家长提问是其中最关键的,家长提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与孩子对话和互动的质量。作为家长,想讲好绘本,我们首先应学习如何提问。

读绘本的最好方式是“对话式阅读”,90%家长不知道,浪费了家里的绘本资源!

请记住,我们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得到一个简短的答案,不是为了测试孩子,而在于激发围绕绘本内容所展开的对话和思考。

我从下面五个方面给大家一些思路。

1. 填空提问

在一个句子的末尾留下一个空白,让孩子说出来。通常用于带有押韵或具有重复句子的书籍。

例如,你可能会说,“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见一只____,” 让孩子填补空白。这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语言结构,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2. 回想提问

这些是就已经读过的书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提问。例如,对《鸭子骑车记》这本书,可以问,“你能告诉我这个故事中动物们对鸭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回想提示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和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这类提问不仅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进行,也可以在开始讲之前进行(前提是孩子以前已经读过这本书)。

此处应注意,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和思考,可以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显得更加平等,而不是总是将孩子置于回答问题的位置。

3. 开放式提问

这类问题最适合字少图多、图画中具有丰富细节的绘本,比如《晚安,大猩猩》以及德国很流行的无字书。

这类绘本由于字少,光念字是肯定不够的,但是配图里隐藏了很多没有被文字描述出来的细节,这时可以让孩子仔细观察配图中的细节,并就细节进行提问,“你能告诉我这幅图中发生了什么吗”。当然也可以就故事情节提问,问什么没有任何限制。

开放式提问背后的宗旨是鼓励孩子主动开始叙事。与上面的联想提问一样,最好做出与孩子一起思考的样子,而不是问一个直接的问题。比起“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更能引起孩子兴趣的说法可能是:“嗯,我想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然后看着孩子停顿一下,也许孩子能填补后面的内容。

开放式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关注细节,提高叙事能力。很多小时候一两岁讲过的绘本也可以等四五岁了用这个方法再拿出来重新讲一讲。

4. Wh-式提问

这些提问通常始于what, where, when, why和how。与开放式提问一样,也是重点关注书中的配图。例如,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同时指着书中的一个物体。

Wh-问题的答案一般不是开放性的,但这类问题的好处是能教会孩子新词汇,以及加深对细节的关注。

5. 联想提问

这类问题要求孩子将他们正在阅读的书中的图片或文字与书外的真实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例如,在阅读一本带有农场动物图片的书时,可以问孩子,“记得我们上周去动物园的时候,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哪些动物?”

提问时可尽量多联系家庭和学校生活,也是我们了解孩子生活的一种途径。

比如在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时,可以问:“狼是一个恶霸。 他对三只小猪很不友善。 如果有人在学校欺负你,你会怎么做?”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旁敲侧击地知道孩子在学校是否遭到欺负。

联想提问帮助孩子在书本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从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学会感同身受。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流利性、会话能力和发展叙事技巧。

对儿童而言,第2种回想和第5种联想提问比134更困难。频繁的使用应仅限于四五岁的孩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再生资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