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网 - 再生资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采煤沉陷致安徽淮北失地农民达30万 自然资源部:谁破坏、谁治理
L.biz | 商业搜索

采煤沉陷致安徽淮北失地农民达30万 自然资源部:谁破坏、谁治理

信息来源:ziyuan.biz   时间: 2021-06-17  浏览次数:16

采煤沉陷致安徽淮北失地农民达30万 自然资源部:谁破坏、谁治理

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暨采煤沉陷区治理座谈会日前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封面新闻记者10月28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部分省市矿山生态修复暨采煤沉陷区治理座谈会日前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

会议交流了矿山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经验,研究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矿山生态修复政策,部署包括采煤沉陷区治理在内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安徽省副省长周喜安和部分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据了解,安徽省是华东地区举足轻重的能源供应基地。两淮矿区是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和6大煤电基地之一,矿区涉及皖北六市下辖的10区9县,总面积2251.95万亩。煤炭资源的开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目前,皖北六市已形成129处沉陷区及影响区域,面积达100.52万亩,其中仅淮北市就累计沉陷土地35.3万亩,失地农民达30万人。沉陷区内,耕地急剧减少,房屋道路开裂,生态环境恶化,群众难以安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城市,淮北建市近60年来累计开采煤炭10亿多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特别是采煤沉陷区面积大、分布广。2009年,淮北市被认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北市全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0多亿元,综合治理沉陷地18.67万亩,恢复耕地10.2万亩解决了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2019年,淮北市获中华环境优秀奖。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强调,保护优先,坚持源头防范,严格论证,科学开采,避免产生新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采煤沉陷影响;认真核实并严格界定采煤沉陷区范围,为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厘清政府和企业责任,矿山企业要严格落实“谁破坏、谁治理”“谁破坏、谁复垦”的法律责任,历史遗留问题由地方政府负责统筹进行治理,此外要继续探索完善采煤沉陷区有关支持政策。会议同时对加快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转基金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针对未来矿山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会议要求,一是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立足于不产生新问题,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持科学修复,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分类开展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运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能力,再造绿水青山。三是吸引各方力量参与,既要有财政资金引领,更要吸引社会资金和公益基金投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再生资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