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挥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深耕人文沃土,带动文化“两创”走深走实。
为更好传承沂蒙文脉,临沂强化文化“两创”扶持和引导,今年开展了包括“匠心传承•沂蒙手造”“文旅IP•创意沂蒙”等在内的220场次主题活动。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永凤:“建设数字、直播、体验4个中心,发展以临沭柳编、郯城木旋玩具、中国结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发展园区,提升以“红绿蓝古”为特点的文旅融合项目,让文化“两创”工作在临沂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融入大众生活。在淄博,融入诸多齐文化元素的“网红书店”钟书阁,成了市民游客新的打卡地。海岱楼钟书阁项目负责人郝丽:“ 像齐瓦当、临淄古战车、博山溶洞,还有众多的成语词语,那这些元素呢是在每一层,一层一特色,一角一文化的这样的空间中。”
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实施齐文化研究阐释、遗产保护和开发、教育普及等措施,推动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齐文化研究院产业融合发展部主任石志丹:“ 比如齐文化+陶琉,齐文化+文旅,齐文化+手造,齐文化+大健康,打造这个可触可观可感的齐文化的产品和项目落地,用这种方式来推进这个齐文化在大众中的这个认知度和普及度。”
推动文化"两创"走深走实,山东制定实施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理论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交流等工作,聚力打造7个新标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炳春:“ 聚力创新实践,将文化"两创"全面融入艺术创作、遗产保护、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发挥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努力在推动文化"两创"上走在前树标杆。”(完)